“老”国企,彰显新作为
——董矿分公司劳模管理的实践与创新
“劳动模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和时代楷模。在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广大劳模在改革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各条战线上创先争优、勇当一流成为一道新课题。
陕西陕煤澄合矿业董矿分公司是一家拥有四十余年历史的老矿井,也是一个有着彰显勤劳有为、崇尚先进、关爱模范的企业。在董矿分公司艰苦创业的历程中,涌现出一批辛勤劳动、默默奉献、奋发有为的劳动模范,他们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赞歌,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近年来,董矿分公司在劳模管理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将劳模工作与推进实施人才兴企、科技兴企战略紧密结合,通过建立完善劳模管理体系搭建劳模培养选树、宣传推广、工作创新、关爱服务等四个平台,充分发挥了广大劳模助力企业改革发展的骨干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 ,营造了广大职工学习劳模、尊重劳模、关爱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为企业安全生产,实现高质量凝聚了强大力量。
第一,搭建劳模培养选树平台,扩大劳模示范效应。一是打造品牌,评选劳模。创新工作方式,在公司推行“向一线致敬”、“五星员工”、“优秀班组长”、“班组安全之星”等先进人物评选活动,在广大职工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同时起到劳模先进的孵化作用。 二是树立标杆,大力向上推荐劳模。依托矿业公司、集团、省级及以上劳模先进评选、职工技能大赛、劳动竞赛等平台,加大推荐申报力度,争取更多高层次、高级别的荣誉。三是展示形象,树立职工中的先进典型,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多年来,通过深入挖掘先进典型 ,多渠道、多层次推荐申报各类劳模,公司多年来先后涌现出陕煤集团“劳动模范”陈世清、嵇军林、焦盺;陕西省“劳动模范”蒙天朝、苏进堂、苗忠义;2020年蒙天朝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能源化工地质系统大国工匠”荣誉称号;张蕾先后被全国总工会、陕西省、陕煤集团评为“五一巾帼标兵”;刘晓宁被国家煤监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授予“百名感动中国的矿工”、“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等荣誉称号;高俊锋获得全国煤炭工业协会“优秀通风队长”荣誉称号、曹安锁获得全国煤炭工业协会“优秀班组长”荣誉称号;李连生获得陕西省煤炭系统“青年岗位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劳模队伍进一步壮大,职工素质不断提升。
第二,搭建劳模宣传推广平台,唱响劳动光荣主旋律。一是制作专栏专辑集中宣传。通过在报纸、网站和微信等媒体大力宣传、召开劳模表彰会、编印劳模画册、制作专题片等途径,对劳模的先进事迹进行集中宣传。二是制作影视作品,重点宣传。将“全国劳模”蒙天朝事迹改编成微电影《煤憨子》,参加全国总工会“网聚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主题活动获得一等奖。三是走进职工讲堂,汇报宣传。在职工入职培训、班组长培训等课堂中,邀请劳模现场讲故事、谈体会,组织党员及普通职工一起现场聆听“劳模讲党课”,让劳模更亲近、形象更鲜活,使职工感受到劳模就在身边。
第三,搭建劳模工作创新平台,引领广大职工建功立业。一是创新创效,发挥智囊团队作用。加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与管理,按照“六有”(有带头人、有团队、有场地、有项目、有成果、有经费)创建原则,先后创建五个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形成了劳模领军、职工广泛参与的创新平台。强化了工作室运行管理,促使职工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公司多项创新成果在全国、省级获奖。二是攻坚克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围绕安全生产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劳模大力开展技术攻关、“五小”创新等活动;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带领职工克服困难、直面挑战,促进了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三是培养人才,发挥“传帮带”作用。
第四,搭建劳模关爱服务平台,营造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一是强化劳模档案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劳模档案,全面掌握劳模工作和生活情况,帮助劳模排忧解难,实现了劳模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和动态化。二是做好劳模体检、疗养工作。定期组织参加劳模体检,为劳模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三是帮助解决劳模的实际困难。采取日常重点关注和重大节日走访慰问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对劳模进行关心关爱。
在劳模精神的引领下,“老”国企焕发了勃勃生机,不但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而且彰显了劳模品牌效应,进而丰富了企业文化内涵,最终彰显了工会组织作为。
网络编辑:薛小燕 王 谋
信息审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