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工会组织发挥大学校作用的方法和途径
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国工会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指出,“要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一重要要求对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指明了方向。也是企业工会发挥教育职能,服务中心工作的理论指导。
一、充分认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努力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是切实履行工会维护职能,从根本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职工的合法权益包括接受教育、不断更新知识的权利。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维护职工受教育的权利,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增强职工不断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岗位创新的能力,是从源头上、根本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是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不断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就是要大力弘扬工人阶级的崇高品质和创造精神。发挥工人阶级的示范带头作用,必须首先提高职工队伍的自身素质和加强能力建设,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在不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伟大实践中树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不断加强学习,着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技术技能和业务素质,不断推进工人阶级队伍的知识化进程,在自我完善和发展中使工人阶级的地位更加巩固、力量更加强大、贡献更加突出。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是提高企业和职工生存、竞争能力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位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职工素质的提高,职工的就业能力、收入待遇、发展前途等都与职工素质密切相关。提高职工的知识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是对单位根本利益的维护,也是对职工就业权、发展权的维护。因此,提高职工素质,是一个单位生存、发展、壮大的有力保障,是职工长远利益的有力保障。
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是工会组织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加快工人阶级队伍知识化进程的迫切需要。工会组织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把广大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好、保护好和发挥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力军作用。这就要求工会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发挥工会作为职工群众“大学校”的作用。同时,保持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职工群众只有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用科学理论和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知识武装起来,才能更好地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先进性,才能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工会组织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重大意义,把发挥“大学校”作用作为工会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主动争取企业行政的支持、配合和参与。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协助和指导企业制订职工教育培训计划,保证职工参加学习培训权利的落实,不断推进职工队伍的知识化进程。
二、抓住活动载体,着力提高职工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工会组织要紧紧抓住“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这一活动载体,通过开展“创争”活动,帮助职工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思想,不断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知识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职工。一是要创新职工学习活动载体,构筑职工学习平台。要结合本单位职工素质实际和特点,充分利用职工之家等阵地,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寓学习于工作中,寓教育于活动中,吸引职工群众广泛参加。要结合班组安全建设实际和要求,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活动,加强职工岗位技能训练和提升,激发、调动广大职工获取知识、更新知识、提高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深入开展职工读书、自学成才、岗位成才活动。读书自学是职工获取知识、提高技能、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要将读书自学与职工素质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职工学习、掌握本职岗位业务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提高劳动技能、岗位技能。三是深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工会组织要大力开展合理化建议、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创新、技能竞赛和发明创造活动,继续开展“创建创新示范岗、创建创新小组、争当经济技术创新能手”活动。四是把“创争”活动和建设“职工之家”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要把“创争”活动的基本要求和“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的基本条件,融入“建家”考核验收的内容,做到以“创争”活动带动“建家”,以“建家”推进“创争”活动。
三、营造活动氛围,在“比、学、赶、帮、超”过程中提升职工技能水平和岗位创新能力
工会组织要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广泛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深化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活动,集中开展具有行业特色和职业特点的,以提升职工整体技能水平的岗位大练兵活动,大力培养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的知识型工人和一线创新人才。要在广大职工中大力倡导向知识型、创新型人才学习,争创“创新能手”、“创新示范岗”和“创新型班组”,努力营造“人人都能成才、人人争当人才”的良好氛围,形成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要发挥工会技协组织作用,挖掘、推广职工创新成果并帮助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强化职工书屋建设,形成职工文化活动阵地
工会组织要坚持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职工的原则,以“职工书屋”建设为重点,逐步形成阅读条件比较完备、广泛覆盖职工群众的工会读书设施网络,改善一线职工学习条件,为职工群众提供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保障职工的基本文化权益,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以“职工书屋”为依托,举办特色鲜明、形态丰富、通俗易懂、灵活多样的创新性读书活动,通过读书演讲、知识竞赛、读书兴趣小组等活动,营造团队学习的氛围,提高职工的读书质量和品位,倡导“每名职工每天读书一小时,每月读一本书,每年参加一次有意义的学习培训,每三年个人的学历或技能提升一个档次”,掀起新的职工读书成才的热潮。不断开辟提高职工素质的新渠道,提升职工、工会文化工作的整体效应。
网络编辑:薛小燕
信息审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