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香的年味儿》
过年的感觉,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中被冲得越来越淡,可一回到家乡,浓浓的喜庆便随着空气将人团团包围住,钻进五脏六腑,让人欣喜个遍。
提到过年,勾起我儿时回忆的不是火红的灯笼、璀璨的烟花,甚至不是鼓鼓囊囊的红包和酸酸甜甜的糖葫芦,而是关于那些袅袅娜娜的香味儿。
晨起,炊烟袅袅,冬日的薄雾中,人间的烟火气渐渐繁华起来,氤氲着,翻腾着,裹挟一股新春的热闹,细密地汇入了天空。
这是家乡很平常的一个早晨,千千万万个清晨,类似的炊烟都与薄雾交相辉映,朦朦胧胧地唤醒刚从睡梦中复苏的人们。只是,这一天的炊烟与往日有了些许的不同,含着一股刺激人寻味而来的香甜——
灶上的蒸笼里,整整齐齐团团坐着白白胖胖的面团子,个个捏出了别致的花纹,点上了红色的花样。水与面的交融间,散发出一股浓郁厚重的面香味儿。
这是家乡的花馍,也就是花样馒头,每到年跟前,家家户户必定柔水和面,捏样点红,蒸上几屉松软香甜、美观别致的花馍,搭配一桌的年夜饭菜,勾得人那叫一个食指大动!
花馍重在口感,更重在外观,家家户户蒸的花馍都有细微的不同,或是形状,或是图案,可个顶个都是团团圆圆、喜庆吉祥的“馍样”,代表着大家对于生活的热爱与企盼。
等到那笼盖一掀开,热腾腾的雾气扑面而来,一个个圆滚滚、白胖胖的花馍展现在眼前,任谁也不得不惊叹家乡美食的魅力!
除了花馍,家乡的炸果子也是一绝。醒发的面团切成长方形,分割出细密的小条,分而不断,和而不同,造型各异,或如盛开花瓣,或如展翅羽翼,或如风火轮,或如麻花辫……在滚烫的油锅里走上一遭,出锅时已经变得香气扑鼻、酥脆澄亮,那叫一个嘎嘣脆。
炸出满满几大盆来,即可当做主食,也可当作零食。年节里的炸果子,带着面的甜与油的香,是最吸引孩子们口水直流的美食,虽然保质期长,却往往迅速光盘,咔嚓咔嚓的咀嚼声不绝于耳。
家乡的美食智慧,不仅在于面食,各种米、豆也都难逃人的“胃口”。
侧耳倾听,你若看到哪家在炊烟之外还传来清脆的锅勺碰撞声,那想必是在炒豆子了!你再听,若是哪家传来噼里啪啦的膨胀声,那也多半是在爆米花……
奔波于灶台,齐聚于桌旁,这是一家人团圆过年,最幸福的事了。最盛大的节日、最丰盛的美食、最亲爱的家人,齐聚一堂,此时万家灯火,十里飘香,莫大的满足感油然而生,千金不换。
今年的春节,在热闹的背景色上填涂上了一抹克制,然而你看,那万家炊烟升腾,最终交汇相缠,何尝不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显映出一幅万家安康、团圆欢乐的景象!
网络编辑:薛晓燕 王谋
信息审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